結晶現象短期內會對COD消解器的檢測精度產生影響,長期則會通過堵塞管路、腐蝕部件以及破壞加熱系統等方式不僅增加
故障概率和維護成本,還會顯著縮短儀器的使用壽命。具體危害如下所示:
1.對一些帶有自動進樣和排液功能的COD消解器來說,一旦出現結晶現象,結晶就容易隨著廢液進入管路,并在接頭、閥門
等狹窄部位沉積,造成管路堵塞的問題。用戶在疏通時可能需要拆解部件,如果頻繁操作就容易造成密封件老化、接口磨損。
2.以殘留的酸性鉻鹽結晶為例,結晶本身就可能具有一定的腐蝕性,如果長期附著在塑料部件或者金屬管路上,容易緩慢對其
材質造成腐蝕,出現塑料管路開裂或者金屬接口銹蝕等問題,引發密封性下降或者漏液。
3.如鉻鹽、硫酸鈣等結晶多附著于消解管的外壁或者加熱模塊表面,因其導熱性能遠低于玻璃或者金屬,長期累積會引起熱量
傳導受阻的問題。為了達到設定的溫度,加熱模塊會出現超負荷運行,導致局部溫度過高,而消解管內卻存在溫度不足的問題,
這就會形成“熱阻效應”。
4.如電熱絲、金屬加熱塊等加熱模塊如果長期因結晶現象處于局部過熱的狀態,容易引起絕緣層老化、電阻絲氧化等問題,使其
使用壽命縮短。舉例來說,不銹鋼加熱塊表面因為有結晶覆蓋出現散熱不均,就可能出現局部變形或者燒蝕。
5.結晶附著于消解管內壁時,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清理,因高溫加熱時結晶和玻璃的膨脹系數不同,會產生局部應力,造成消解管
破裂的問題,特別是一些多次重復使用的玻璃管。
6.對一些光度法機型來說,結晶現象還會污染比色皿。具體來說,結晶隨著反應液進入比色皿,除了會對讀數造成影響,還可能
出現劃傷比色皿光學面的問題,這會導致其透光性降低。用戶為了實驗數據的準確性就需要頻繁更換,在很大程度上也增加了耗
材成本。
7.結晶引起的溫度異常可能觸發COD消解儀的過熱保護功能,但頻繁啟停會對控制電路造成損壞。另外,長期的溫度失控還可能
燒毀溫控芯片,造成核心部件報廢的問題。
8.處理結晶需要定期用酸液浸泡、機械刮除或者超聲清洗,但頻繁的清潔可能對儀器部件造成磨損。
總的來說,用戶在儀器的日常使用中應做到規范操作,盡量減少結晶的形成,才能防止縮短儀器使用壽命。
姜分儀COD消解器使用方便,質量可靠,歡迎廣大用戶選購!
了解更多儀器信息,盡在泰州市姜堰分析儀器廠。